“黄河之水天上来”,流淌着中华民族赓续不绝的文化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发表讲话,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截至目前,在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黄河九省占919项且涵盖我国十大非遗门类。团队成员经过前期充分的问卷调查和对黄河九省的非遗文化进行的研究筛选,最终讨论决定前往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进行实地调研。
2024年7月9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澄城县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以便切身了解非遗文化。
陕西省渭南市皮影用上等牛皮经刮、磨、画、刻、着色等24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浓重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艺术效果。这让团队成员不禁赞叹:“原来电视上常见的皮影在现实生活中如此震撼!”
走到室外,团队成员立即被这些排成阵列静静伫立的石桩所震撼。拴马桩学名“渭北拴马桩石”,一般是富裕人家立在门口用于拴马的,有华表的作用。在澄城博物馆拴马桩区陈列了七百多尊拴马桩。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拴马桩石雕大致可以归为动物、人物、植物三类,每一尊都各有情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听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数百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古建三雕分别有木雕、石雕和砖雕,砖雕可以凸显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博物馆清代砖雕门楼是向当地农民购买的,而且门楼上的文字和花纹各有不同,寄托了当地人民子孙万代、和合向善等寓意。
澄城面花,俗称花馍,是澄城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艺品,是澄城博物馆重点展出的对象,也是此次团队考察的重点对象。
在离开澄城博物馆后,团队成员于2024年7月11日前往红云花馍传承实践基地亲身体验花馍制作过程。“小小花馍,看起来简单,没想到上手之后还有这么多功夫!”“老师做得那么好看,我做得怎么看起来就营养不良!”团队成员纷纷感叹花馍制作不易。在制作过程中有些团队成员一度放弃,花馍传承基地老师一直鼓励大家并帮助大家做造型。老师说花馍甚至作为过国礼送给其他国家,但传承基地只是时不时会有高校学生感兴趣来参观学习花馍制作手艺,平时购买这些的人并不多。
无论是陈列柜中的皮影、花馍,还是“地面上的兵马俑”—拴马桩,他们无不讲述了澄城辉煌的人文历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亲眼见到这些璀璨文化珍宝的我们不禁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些文化在数字时代仍散发它的光芒,让这些瑰宝不仅仅是陈列在展柜里,而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欣赏、保护、认同并主动传承我们古老又充满魅力的文化。